冷却水系统的综合处理
冷却水系统的综合处理
循环水处理包括对结垢、污垢和腐蚀的控制。由于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故应采用综合处理方法。
一、防垢处理
(一)防结垢处理
1.用排污法减小浓缩倍数
在循环水系统中,排除部分盐浓度高的循环水,补充含盐量少的新鲜水,可降低循环水中盐的浓度,使其不超过允许值。
2.降低补充水碳酸盐硬度
通过水的软化法可使水的硬度降低,从而降低补充水含盐量。此法只适用于补充水质量很差或必须提高浓缩倍数的情况。
酸化法是在水中加入硫酸或盐酸,使碳酸盐硬度转化为非碳酸盐硬度。酸化法适用于补充水的碳酸盐硬度较大时。采用酸化法时,应注意设备及管道的防腐。
3.提高循环水中允许的极限碳酸盐硬度
提高循环水中允许的极限碳酸盐硬度的常用方法是向水中投加阻垢剂。常用的阻垢剂有聚磷酸盐、聚丙烯酸盐等。
4.加CO2
通往CO2气体,使循环水中含量达到平衡需要量。CO2的来源可利用废烟道气。
(二)防污垢处理及微生物控制
微生物产生黏垢,它是污垢的一种。最近研究认为:生物膜往往是腐蚀、污垢和结垢出现的原因之一,所以,对微生物必须控制。循环水中的微生物与污垢的处理及防止方法是多方面的,台对补水进行处理;冷却构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循环系统工及管道的完善以及循环水的处理。此处主要了解去除水中悬浮杂质和防止循环冷却水中生物滋长的方法。
1.旁滤
设旁滤池是防止悬浮物在循环水中积累的有效方法。循环水的一部分连续经过旁滤池过滤后返回循环系统。一般,旁滤池过滤流量占循环水量的1%-5%.旁滤池的构造与常用的滤池相同。为了简化流程,可采用压力滤池。
2.化学药剂处理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氧化型杀菌剂、非氧化型杀菌剂及表面活性剂杀菌剂等,其作用主要是防止水中微生物的滋长。氧化型杀菌剂主要采用液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由于氯在冷却塔中易于流失,不能持续杀菌,故可与非氧化型杀菌剂联合使用。非气化型杀菌剂,常用的有硫酸铜和氯酚。硫酸铜一般不单独使用。使用时常需要同时投加的螯合剂。以防止铜质沉淀在铁质表面形成腐蚀电池;另外,需同时投加表面活性剂,以使铜离子能渗进附着在塔体上的藻类内部。
二、防腐蚀处理
利用缓蚀剂,使它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将金属表面覆盖起来,与腐蚀介质隔绝,防止金属腐蚀。
(一)氧化膜型缓蚀剂
气化膜型缓蚀剂形成的防蚀膜致密,与基体金属粘附性强,能阻碍溶解氧的扩散,使腐蚀反应速度降低,而且当保护膜到达一定厚度时,膜的厚度几乎不再增长,因此防腐效果较好。
(二)水中离子沉淀膜型缓蚀剂
此类缓蚀剂与溶解于水中的离子生成难溶盐或溶合物,在金属表面上析出沉淀,形成防腐蚀膜。所形成的膜多孔、较厚、较松散,且基体密合件差。
(三)金属离子沉淀膜型缓蚀剂
这种缓蚀剂是使金属活化溶解,并在金属离子浓度高的部位与缓蚀剂形成沉积,产生致密的薄膜,缓蚀效果良好,在防蚀膜形成之后,即使在缓蚀剂过剩时,薄膜也停止增厚。
(四)吸附膜型缓蚀剂
这种有机缓蚀剂的分子具有亲水性基和疏水性基。亲水基妈极性基能有效地吸附在洁净的金属表面上,而将疏水基团朝向水侧,阻碍水和溶解氧向金属扩散,以抑制腐蚀。防腐效果与金属表面的洁净程度有关。
三、循环冷却水的综合处理
(一)循环水系统的预处理——清洁和预膜
循环水在运行之初,根据缓蚀原理要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抑制腐蚀作用。保护膜的形成过程叫预膜。为了有效地预膜,必须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洁处理。
循环水系统的预处理包括:化学清洗剂——冲洗干净——预膜。然后转入正常运行。
常用的化学清洗剂有很多,根据所清除的污垢成分选用:以黏垢为主的污垢应选用以杀菌剂为主的清垢剂;以泥垢为主的选用混凝剂或分散剂为主的清垢剂;以结垢为主的应选用螯合剂、渗透剂、分散剂为主的清垢剂;以请你腐蚀产物为主的,应采用渗透剂、分散剂等表面活性剂。
(二)综合处理与复方稳定剂
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一般都不采用单一的方法或单一的药剂。即不仅是对某种处理提出多种方法或复方药剂的要求,而且要对腐蚀、水垢及污垢各方面同时进行综合处理。以保证高质量的循环冷却水,使系统运行可靠。
相关产品:
全自动加药设备:
http://www.szschb.cn/product-item-32.html
旁流水处理器:
http://www.szschb.cn/product-item-5.html
自清洗智能水处理器:
http://www.szschb.cn/product-item-36.html
全自动软化设备:
http://www.szschb.cn/product-item-16.html